鹿城公共自行車上崗將滿一年 日均出借約3萬次
溫州網訊 去年“9·22”世界無車日,我們這一批兄弟——鹿城區(qū)公共自行車,正式進入單位——鹿城區(qū)公共泊位管理服務中心。近一年來,我們公共自行車本身的“素質”得到了改良,和隔壁的甌海、龍灣的兩家同行,也達成了合作,實現了“通借通還”;不過也碰上了兄弟們被“誘拐”,借我們出來容易,還我們回去麻煩等問題。
近一年來,我們?yōu)榇蠹曳盏迷趺礃??前天,我們和我們的單位一起曬出了我們工作周年的成績報告單。親,記得給我們好評哦!
喜
有些站點的兄弟們,老忙了
自入行以來,我們的單位——鹿城區(qū)公共泊位管理服務中心(以下簡稱“單位”),一直在轄區(qū)里給我們提供調度和醫(yī)療(維護)工作。前幾天,有兄弟和單位運營科負責人侃大山,得知自單位系統(tǒng)運行以來,我們的出借量已達到1050萬次,平均一天借出約3萬次。僅鹿城區(qū),我們的服務卡(含移動聯盟卡和市民卡)就辦出了11.3萬張。
工作時,公共自行車站點就是我們的“家”?,F在,我們在鹿城區(qū)已有246個“家”。單位做了個統(tǒng)計,開太天廈、五馬美食林、體育館西等三個“家”,可說是“最繁忙站點”,我們的出借數量累計分別達到11萬次、10萬次和8萬次,這里的兄弟,老忙了。位列4至10位的“家”分別是街心公園、縣前頭、國光大廈、陽光大廈、吳橋路口、醫(yī)學院、大士門。
這個負責人還告訴我們,“十大繁忙站點”的繁忙原因各有不同,比如開太天廈和五馬美食林屬于商業(yè)繁華地帶;縣前頭、陽光大廈和吳橋路口應當是由于周邊住戶多;國光大廈、醫(yī)學院和大士門因為靠近醫(yī)院和學校,我們出借量也非常驚人;街心公園則是因為周邊企事業(yè)單位林立,常常在早晚高峰出現“家”里一個兄弟都沒有,或“家”里擠滿了兄弟,新來的進不去等問題;中山公園等站點,則因為健身人士聚集,經常在清晨或傍晚出現和街心公園同樣的問題。
我們單位的頭兒——孫雷也說,在早晚高峰時,往往會出現極短時間內,我們被借光的情況。負責調度我們的巡管員往往難以及時趕到,將后備的兄弟們補充進來。
市民對站點的關心程度
讓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
我們的一些站點在不斷地被擴充;而另一些站點也因為各種原因,被移除取消。
前段時間,單位接到市民呂女士的來電,她質問,馬鞍池公園出口附近的站點為何遲遲不復建?
幾個月前,由于馬鞍池東路封道施工,加之人行道翻修,在馬鞍池公園出口的這個站點不得不先行移除。但工程完成后,施工方以未通過驗收為由,拒絕站點復建一事,原先在那里的兄弟們都無“家”可歸。于是,數百個像呂女士這樣的投訴便紛至沓來?!皼]想到市民的反應會這么激烈?!睂O雷坦言。不只是頭,市民對我們站點的關心,讓我和我的小伙伴都驚呆了。
而在公園路溫州書城對面人行道上的站點,由于名城廣場工程項目的需要,被迫移除。有非常多的市民打來電話,說很想念我們,問我們還會回去嗎?聽頭兒說,目前單位還找不到合適的地點,但大家別擔心,單位已同名城集團溝通,希望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預留空間,方便我們以后再回去。
變
兩次改良后,我們更強大了
去年,我們單位的運營系統(tǒng)建成后,單位招聘了我們5000名兄弟,作為第一批上崗人員。今年,第二批又招了2000名兄弟,也上崗了。聽說今年年底前,還要招聘第三批兄弟,保證有10000名兄弟在崗。
不過,相比單位系統(tǒng)運行之初,如今兄弟們的受傷程度在加重。一方面是我們的出勤率偏高;另一方面,我們的“休養(yǎng)看病”的頻次還略微偏低。兄弟們的身體,受傷最多的就是車籃,其次就是車鏈經常脫落。車籃的承重能力約為8公斤,可市民經常讓車籃超重。
但單位還是蠻貼心的。針對發(fā)現的問題,在新兄弟們上崗前,單位就會通知兄弟們進行針對性的調整。比如針對市民對第一批兄弟們的意見,單位將我們身上的剎車改為u字型裝置,使得剎車更加靈敏;把我們身上的車把調出一個上揚的角度,讓市民握起來更加舒適;把我們的剎車把手由塑料材質改為金屬材質;讓我們的車輪鋼絲更粗,并由不銹鋼改為鐵質鍍鋅,更加牢固;我們的車輪內胎胎壓從2.5個大氣壓調至3.5個,騎起來更加輕松。
聽頭兒說,隔壁甌海、龍灣的同行,基本上都是參照我們的標準。
第三批上崗的兄弟,還會和我們不一樣:他們的車籃支架會加厚,車籃由長方形改為正方形,使得車籃更加牢固;我們身上連接坐墊的可調鞍管從30厘米加長至35厘米,以適合不同身高的人群,材質也從鋁合金改為不銹鋼,解決調節(jié)次數過多導致的鋁合金鞍管產生毛刺問題;內胎氣壓增加到5個大氣壓,騎行更加輕松;我們的曲板(連接腳踏板的金屬部件)由鋁合金改為鐵材質,并在外部包塑;改進鏈條質量,新使用的材質的承受耐力相當于400公斤物體的重量。
憂
16名兄弟被“誘拐”沒回來小偷你們的節(jié)操呢
今年2月11日下午,市民龔先生把一名兄弟借出來后,將他暫時安置在在建國醫(yī)院附近某停車場,回來卻發(fā)現那名兄弟不見了;今年3月7日早晨,巡管員在巡查至市二十三中附近一站點時,發(fā)現也有兩名兄弟被“誘拐”了。
根據丟失車輛賠償記錄,一年來中心共接到26名兄弟被“誘拐”的報告,其中有10名兄弟被找回。情況無外乎市民借出后被“拐”,或是后備車被“拐”等,而事發(fā)地點多為城鄉(xiāng)接合部等區(qū)域。
聽說隔壁甌海和龍灣,被“誘拐”的同行也不少。
事實上,在單位籌備的時候,就有人提出,應將站點建設在機關單位、公園等裝有攝像頭的地方,以防壞人搗亂。可這樣一來,我們的站點在很多地方就建不起來,而市區(qū)內符合這樣條件的地方本來就不多。慶幸的是,兄弟們的特征還是很明顯的,因此不少小偷迫于壓力,偷偷把“拐”走的兄弟還了回來。
本文轉自:溫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