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自行車成熱門 “搶車大戰(zhàn)”頻發(fā)
軌交1號線蓮花路站外的閘機內 任師傅正在修理自行車
閔行自行車租賃業(yè)務推出近兩年來,一直受到居民的歡迎。橙色自行車成了不少上班族每日必需的交通工具,由此甚至引發(fā)了供需矛盾,尤其是早晚高峰時段,借車點無車可借,或是無空位存車。
為了確保自己能在上班前成功借車,少數市民想出了“對策”,私自為自行車加配車鎖。記者了解到,目前因私配車鎖、借車不還而被拉入“黑名單”的市民已經達到兩三百人。
市民早起“搶車”
“每到傍晚,小區(qū)門前的借車點中,時不時有自行車被車鎖鎖住。”家住莘紀苑的施先生回憶,鎖車的情況最早出現在半年前。
施先生說,他曾目睹一位年輕人用鑰匙將車鎖打開,再用免費自行車的借還卡“誠信卡”將車從車樁上取走,才恍然大悟其中原委?!斑@樣,鎖車者就能確保自己在次日早上用車高峰時也能成功借車?!?/p>
施先生描述的情形并非偶然。近一月來,記者在閔行區(qū)多個借車點觀察,發(fā)現古美西路、龍茗路沿線的多個借車點都有以上情況存在。車鎖外觀雖各不相同,但大多為易于操作的環(huán)狀款式。并且,鎖車地點大多在小區(qū)門口的存取點,時間多在傍晚。
少數人將自行車“私有化”的行為引發(fā)了更加激烈的借車大戰(zhàn)。平陽三村的李小姐發(fā)現小區(qū)周邊幾個借車點的自行車,大多在7點半前被取走。李小姐每天不得不早起15分鐘“搶車”。
一邊是小區(qū)借車點無車可借,另一邊則是軌交站借車點無空位存車。
昨日7點,記者在顧戴路江南星城小區(qū)的借車點看到,全部20輛自行車整齊排列在各個車樁上。隨后,大約每隔3分鐘,便有一輛車被借走。7點15分,借車小高峰出現,四五位居民幾乎一路小跑來到借車點,同時借車。7點25分,僅剩一輛自行車。
而在能停放百余輛自行車的蓮花路軌交站借車點,8點左右,已車滿為患。8點之后前來還車的市民,只能騎行至更遠的借車點找存車位置。
兩三百人上“黑名單”
實際上,租車業(yè)務的供需矛盾不僅于此。2010年下半年,“誠信卡”的發(fā)放量便宣告超過極限。這距離免費自行車項目推出,僅僅大半年時間。
負責該項目運營的永久公司介紹,正常情況下,自行車與“誠信卡”的比例為1:6,極限配比為1:10。當時的比例,已經近乎極限。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目前,“誠信卡”累計發(fā)放23萬張,自行車總數19165輛。兩者比例遠超出限額。
受此影響,“誠信卡”的發(fā)放總量受到控制。閔行區(qū)設想調整發(fā)卡標準,將“一人一卡”變?yōu)椤耙粦粢豢ā?,以提高車輛使用率,同時壓縮出卡量。
但一時之間,矛盾無法得到根本解決。一些人網購“誠信卡”;還有少數人將自行車帶回家,借車不還。永久公司介紹,已派人在主要借車點蹲守,一旦發(fā)現以上情況,便會對當事人進行勸導,甚至將其拉入“黑名單”。截至上個月,名單上已有兩三百人。
請市民為借車難建言
為緩解借車難,永久公司與同濟大學多個科研小組,針對自行車使用率、網點密度與持卡者總量等進行調研后,仍無法找出完善的解決方案。
永久公司相關人士說,目前依靠運營方人為調度車輛,是唯一的解決方式,但這無法確保供需實時平衡。
作為項目投資方,閔行區(qū)政府也意識到了矛盾的存在。不久前,區(qū)長莫負春組織區(qū)領導對該項目進行專項調研。區(qū)領導要求區(qū)建交委做評估,鼓勵私家自行車出行,并拓展項目運行經費的籌集渠道,保障項目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閔行區(qū)建交委日前表示,評估報告出爐后,會通過媒體對全社會征集意見,請市民為自行車項目的發(fā)展出謀劃策,讓它惠及更多百姓。
閔行區(qū)免費自行車租賃的“誠信卡”已發(fā)放23萬張,但自行車僅1.9萬輛,由此引發(fā)供需矛盾,特別是在上班日的早晚高峰時段,小區(qū)附近的借車點時常無車可借,而軌交站附近的借車點則是無空位存車。少數居民為確保上班前借到車,前一天晚上就為自行車加鎖,還有少數人將自行車帶回家,借車不還。據介紹,借車“黑名單”上已有兩三百人。
閔行租車的“誠信卡”累計發(fā)放23萬張,自行車總數19165輛。兩者比例遠超出限額。閔行區(qū)設想調整發(fā)卡標準,將“一人一卡”變?yōu)椤耙粦粢豢ā?,壓縮出卡量。但是,矛盾仍無法得到根本解決。一些人網購“誠信卡”,還有少數人將自行車帶回家,借車不還。
來源:東方早報